【10多头江豚武汉城区江段戏水】近日,十几头长江江豚在武汉沌口大桥武金堤段江面嬉戏跳跃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烈反响。“长江的旗舰动物江豚出现在武汉江段了!”市民们欢呼雀跃,希望“微笑天使”常驻武汉。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实地探访也表示,在武汉城区江段看到这么多江豚现身,实属罕见!
惊叹:在武汉城区江豚成群出没确属罕见
市民吴先生向记者介绍:19日13时左右,他在武金堤张家咀的江边钓鱼,看到江面上有10多头江豚追吃小鱼,场面十分欢乐。他拍摄的视频在网上播出后,引起近百万人围观欣赏。听闻此消息,20日、21日、22日连续3天,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武金堤定点调查,走访了多位周边垂钓者,有的证实19日下午看到江豚嬉戏,有的说21日上午刚刚看到江面三头江豚在吃小鱼。
2014年1月,在武汉天兴洲被救助的江豚。(资料图)高宝燕摄
此次江豚出现在沌口大桥武金堤附近,据专家介绍,这群江豚最大可能是从上游的湖北新螺段长江豚类国家级保护区游来,途经湖北嘉鱼、汉南、军山大桥到达沌口长江大桥附近,据推测,如果一路顺利的话,江豚小伙伴们还将穿过白沙洲大桥、杨泗港大桥、鹦鹉洲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大桥、青山长江大桥(在建)直达阳逻大桥。
2014年1月,在武汉天兴洲被救助的江豚。(资料图)高宝燕摄
成群江豚追随武汉轮渡的景象曾是老武汉人的回忆。武汉最近一次发现江豚是在2014年1月,武汉市渔政处接到报告在武汉天兴洲谌家矶夹江内有四头江豚(2对母子豚)被困住。被困江豚在夹江内面临着水位持续下降、鱼类资源不足、渔民捕捞作业等威胁,在省水产局、武汉市农业局综合协调后,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员对江豚进行捕捞救护,并将它们迁移至石首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由于长江汛期,长江水位上涨,江面变得宽阔,以前的沙洲浅滩被洪水淹没变成了大面积缓水区。长江武汉段实行全面禁捕以后,生态环境向好、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缓水区小鱼多了,吸引了江豚前来捕食。“在长江干流中,能一次见到几头江豚都是幸事,这次在武汉城区江豚成群出没确属罕见。”
2014年1月,在武汉天兴洲被救助的江豚。(资料图)高宝燕摄
科学家准备10月启动长江武汉段江豚科考
秋季,长江进入枯水季,江面变窄,江豚活动范围缩小,也利于观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是鲸豚保护研究组负责人,他说:希望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生态环保局和长江海事部门支持下,今年10月启动长江武汉江段的江豚科学考察。
2014年1月,在武汉天兴洲被救助的江豚。(资料图)高宝燕摄
科学家计划,为了避免乘船考察对江豚的干扰,将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被动声学考察,声学考察对江豚没有任何干扰。考察队将沿武汉江段港口、码头、桥墩附近,每隔5公里放置1台水下声学仪器,每天24小时、多点同步检测江豚声波,探测江豚活动情况,尽早摸清武汉市沌口大桥到青山大桥约40公里江段江豚的数量、种群和活动轨迹,以及目前影响江豚重回城区江段的环境因素,便于市政府和主管部门更精确地实施物种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江豚常驻城区江段的速度。王克雄告诉记者,希望武汉市民能在白沙洲和天兴洲之间的城区江边经常看到江豚戏水。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研究员介绍,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鲸豚类动物,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根据2017年中国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调查结果,长江江豚目前数量仅剩1012头,属于极度濒危。长江干流里实际上只有400多头,其余江豚生活在鄱阳湖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