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驻马店讯(王文力 米山 文/图)入冬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西部山区许多乡镇都有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传统,其中板桥镇口门村的红薯粉是当地有名的“传统手工粉条加工专业村”,粉条制作历史悠久。如今口门村手工红薯粉条已成为地方标识产品。
11月24日,记者在驿城区板桥镇口门村黑石山南山坡看到,村民正忙着晾晒红薯手工粉条。这个晒场有10多亩山坡,是该村红薯粉条加工户许学用的晒场。在他的加工厂门前排成长队,都是附近村民及周边3个县种植戸,每天加工3500多公斤,安置20多名脱贫户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工人每天可挣150元,技术工挣500元,他靠加工粉条收入10多万元,是当地带贫先进个人。
每年入冬时节,就开工了。传统手工粉条制作主要有打芡、和面、漏粉、捞粉、冷却、晾晒、捆扎等工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面和漏粉工序已经由机械代替,切实提高了粉条生产效率,加快了村民致富步伐。口门村手工红薯粉条制作是当地很有名气,红薯品牌也成为村民致富的产业。
板桥镇地处板桥水库,是天中大水灌驿城人饮用水源,这里山青水秀,山区丘陵多,附近的喳呀山、凤鸣谷、角子山、黑石山风景区,清洁水源地,依山傍水的天然优势,赋予了该镇区位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当地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土地多为黄土和沙土混合,这样的土地产出的红薯个大皮厚,淀粉含量比其他地方高,口味独特。新鲜的红薯无论煮、烤、蒸,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而这里红薯更是出粉率高。
“咱靠的是生态绿色无公害,销路没问题。当地村民传统种植红薯产业,最多种植戸十几亩,留点吃的全部加工粉条挣钱快易保存。当地政府部门也都支持,通电修通水泥路方便运输,销售通过网络可卖到北京、天津、浙江都是,听说这一批粉条加工出来后要销往天津,一客商前两天订了5000斤货。”许学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