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的巴林左旗,是一座去年刚退出贫困旗县序列的小城。在这里,一群平均年龄仅为17岁的少年,在短短两年内酿下数十宗暴力犯罪。
现年23岁的主犯王岭被控强奸29名女性,其中28人未成年,且有10名被害人为14岁以下的幼女。赤峰中院一审判处王岭死刑。
案件的另一面,被奉为“社会大哥”的王岭也有着被欺凌的经历。在发小和校友的回忆及其本人自述中,他曾当众被高年级同学扒掉裤子,常常被堵在校门口索要财物……
10月15日至19日,内蒙古高院对该案二审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宣判。
10月上旬,在此案二审开庭前夕,澎湃新闻走进巴林左旗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走访被告人家庭、当地学校及网吧、桌球厅、KTV等娱乐场所,试图了解这个犯罪团伙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
在采访中,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案的19名被告人(有8人在案发时尚未成年)中,有多人来自离异家庭,抑或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与家庭教育缺失并存的是纷乱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学生中,“立棍”之风盛行。“棍”,指某校或某年级的“老大”,依托校外的社会大哥,在校内“平事”,“学生都怕,说话好使。”而找老师反映问题,会被看做是“没种”的表现。
此外,在王岭案之前,当地未成年人随意出入宾馆及KTV、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现象较多,甚至有未成年少女在KTV从事有偿陪唱。
王岭案后,巴林左旗教育系统展开专项行动,集中整改校园内外环境,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
2019年9月,巴林左旗检察院检察长于术民在相关座谈会上强调,王岭案给社会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此案是历史隐藏的“欠债”,其根源是由暴力倾向、物质攀比、生理缺陷、成绩嫉妒、异性讨好等因素引发的校园欺凌,反映出了学校监管缺失、家长过度溺爱、社会闲散人员参与、校园周边环境乱象以及监管执法不严等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