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投资上亿建8万厕所废弃5万 马桶正对灶台没有上下水-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新华社评投资上亿建8万厕所废弃5万 马桶正对灶台没有上下水

   2021-01-29 01:53:55 互联网三龙汇之窗网21

【新华社评投资上亿建8万厕所废弃5万】惠民工程成“伤心工程”,归根结底是作风不实、形式主义作怪。百姓需要建什么样的厕所,到农民家一看就清楚。落实推进“厕所革命”,绝不能欺上瞒下,更不能“忽悠”老百姓。

小厕所里藏着大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农村卫生条件改善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各地虽下大功夫整改,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问题。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采访发现,由于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5年来,政府投入过亿元改建的8万余个厕所弃用超过5万个。

惠民工程成“伤心工程”,归根结底是作风不实、形式主义作怪。政府上门改造厕所,群众一分钱不用花。为什么这样的好事办砸了?群众说:“北方冬天冷,巴掌大的粪坑用一次就结冰,也不能每次上厕所都烧热水冲啊!”

马桶不但正对灶台、没有任何遮挡,还没有上下水。新华社记者于也童摄

由于没有走村入户调研、倾听农民意见,改造工程稀里糊涂上马。显而易见的设计缺陷导致2016年到2018年建设的室外厕所大多废弃。

惠民工程成了“伤心工程”,更与基层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脱不了关系。沈阳部分农村为完成改造数量的考核指标,连没人住的院子也安了厕所,废弃的房屋和崭新的厕所对比鲜明。“我弟已经搬走10年了,按户装厕所不管有没有人住都给安。”群众的话狠狠打在了形式主义的脸上。

农村厕改只管建、不维护,没有定期清理粪污的服务保障,还要老百姓自己掏腰包,这样的惠民工程谈何“惠民”?

惠民工程必须倾听民声,心怀民生。农村厕改要改设施、改环境,更要改观念、改作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大,推进厕改绝不能“一刀切”,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农村厕所改造是否实用,老百姓希望建什么样的厕所,到农民家一看就清楚。必须俯下身到群众中去,把百姓合理的利益诉求、实际需要充分纳入规划中。

惠民工程必须配套严格的监管和督促机制,从方案规划、工程立项、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监管,严防腐败和作风问题。

建小厕所需要花大心思。落实推进“厕所革命”,绝不能欺上瞒下,更不能“忽悠”老百姓。只有搬开“绊脚石”,才能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29877.html

 
更多>同类资讯
资讯图文
今日热榜
投资财经
营销职场
商家产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