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

   2020-12-05 01:15:21 互联网三龙汇之窗网27

今天在百度热搜榜上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的热度相当之高,从热度上来看目前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是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那么这当中并不是每一位网友都了解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的来龙去脉,想必不知道具体情况的网友肯定都想弄明白具体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是怎么回事吧,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特地到网上去搜索了一些与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相关的文章,那么在这里小编就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吧,让大家了解到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的具体情况。/p>

36个全国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1000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1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日发布《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下称《报告》),计算了36个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城市45分钟通勤可达人口比重、单程超过60分钟通勤人口比重。

《报告》称,随着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居民通勤问题正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超大城市通勤时耗长 北京“住职分离”程度最深

《报告》称,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达到90%,是城市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此前,上海、南京等地也提出45分钟通勤覆盖80%~90%作为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与发展目标。

但在《报告》监测的36个全国主要城市中,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为76%,远低于90%的目标值。

按城市规模划分,四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5分钟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仅为69%,其中,北京为58%,居于36个城市末位;广州、深圳分别为75%和76%,达到或接近36个城市的平均值。

数据显示,4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9.3公里,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11.1公里。《报告》称,北京通勤时耗47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45分钟的城市。

超大城市通勤时耗长的背后,是居民的职住分离问题。根据恒大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1.7亿新增城镇人口的80%将分布到19个城市群,人口向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集聚将加剧。在中规院交通部5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受房价、就业机会、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居民往往难以选择最小通勤的居住和就业地,职住分离程度加深是现实中城市职住供给失衡状况的反映。

纾解中心城区的通勤拥堵问题,“主动外溢”成趋势。以北京为例,“十四五”期间,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市将建成130万平米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亚洲最大的“站城一体”式交通枢纽综合体,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增效。

远距离通勤,意味着对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依赖度将增加。“十三五”期间,上海、北京、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位居世界前三,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合肥、长沙、武汉的城市通勤均未达标

中部的三个二线强市均未达到平均值。其中,武汉的“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为73%,低于“特大城市”的均值74%;而长沙、合肥的“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分别为79%和77%,低于“Ⅰ型大城市”的均值80%。

《报告》称,合肥、长沙等城市的45分钟通勤覆盖尚未达到同等规模的平均水平,意味着其城市通勤支撑与保障不足,居民的交通出行和生活品质亟待提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撰文指出,随着都市圈范围的扩大,通勤空间半径正加大,中心城市通勤的影响范围往往超过自身行政范围,对此应加大跨城轨道交通建设。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

以合肥为例,“十四五”时期,合肥将谋划市郊铁路建设,打造合肥市域范围的一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同时,合肥将新开工建设合新高铁、武合宁高铁,以都市圈同城化为目标,加快推进皖江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城际铁路网络,提升城际通勤化水平。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今天小编为了大家整理的与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通勤相关的文章了,希望对于大家来说有帮助哦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24360.html

 
更多>同类资讯
资讯图文
今日热榜
投资财经
营销职场
商家产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