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郑州12月3日电 活跃在施工一线指挥若定,奔走于繁华闹市服务社会,用智慧引领创新创效。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原分公司驻马店境内省道241升级改建加宽工程PPP项目技术总监冯立雷,用17年的沉淀、17年的积累、17年的匠心铸造精品工程。
中原大工匠冯立雷
冯立雷今年39岁,是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原分公司驻马店境内省道241升级改建加宽工程PPP项目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河南省住建系统职工技术英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原大工匠”称号获得者。
冯立雷说:“把一个工程做成精品并不难,难的是把每个工程都做成精品。一个工程得到外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每位业主都认可;在社会的监督下做好精品工程并不难,难的是默默无闻地把每一个工程做成精品。”
从业17年来,这种观念在他的脑海中丝毫未变,也正是有了这样执着的信念,冯立雷才有幸在建筑行业一步一个脚印,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到总工
2004年,冯立雷从河南城建学院毕业,在山西一建工作一年多后,于2005年10月正式进入中建二局二公司,并在济南军区洛阳驻军长城花园住宅小区项目部担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多年在现场施工,他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了“三大定律”: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上下求索的“问道”定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执着无悔的“坚守”定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豁然开朗定律。
2018年,冯立雷被任命为分公司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公司工程技术创新工作。
勇于打破“常规”善于推陈出新
17年以来,冯立雷接手了数百个项目中,令他影响最深的便是郑州航空港河东棚户区项目。棚改类项目涉及面广点多,如何高质量建设一个大体量的安置房工程是摆在他们分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建设棚户区项目过程中,冯立雷采用前沿的绿色建造新技术,将信息化技术与绿色建造融合应用在项目中,以实现绿色建造、高质量建造。
绿色建造不仅仅是一句话,冯立雷的团队深入策划,成功地应用了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拉片式铝合金模板、SW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井道式施工升降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绿色施工监控平台、质量管理系统等30余项技术及多种设备。
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在项目现场召开了观摩会,高技术含量和绿色建造技术让与会专家惊叹,“常规项目不平凡”这才能体现建造者的“工匠精神”。
为让棚户区的居民在冬天告别寒冷并克服建筑保温的消防和寿命问题,设计师们前瞻性地运用了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然而这项设计却成了冯立雷团队头疼的问题。
面临种种困难冯立雷与全体同事经过日夜连轴数十次实验,成功探索出“SW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和“特殊的分配式浇筑器”。。
分配式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在混凝土出口处设置一个特殊的分配器,在分配式浇筑器内设置个“小机关”,通过移动3个螺栓来移动三棱台位置,改变出口混凝土的流量,实现混凝土浇筑“双管齐下”保温板两侧同高均压,解决了浇筑的问题,且不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有效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冯立雷讲述SW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
推动技术创新培养人才队伍
“交给我们,没有问题!”在中建二局驻马店省道项目部,总能听到冯立雷这样斩钉截铁的声音。自2018年以来,冯立雷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完成施工技术革新成果100余项,作为发明人完成实用新型专利21项(含2项软件著作权),主编、参编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5项(1部主编,4部参编),完成省级工法13项、主持河南省住建厅科研课题11项(已结题4项,正在实施7项),完成河南省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成果33项,中国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成果2项。
除此之外,冯立雷积极创造平台,培养人才队伍,两年多来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先后培养优秀技术人员26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优秀的人才队伍。
从业17年的冯立雷用17年的沉淀、17年的积累、17年的匠心铸造精品工程(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