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外资股比能不能放开?-产业市场-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汽车整车外资股比能不能放开?

   2014-02-15 21:52:08 央视网258信息网64
 央视网(记者 阎海东)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是个争议不止的话题,最新的消息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月13日表示,不同意放开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对外资股比限制。中汽协认为,目前不是放开的正确时机,并称若放开外资股比,我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外方完全可以利用其全球供应链优势,以价格策略将中国品牌扼杀于摇篮里。

  中汽协称,汽车产业发展是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和制造能力,自主的汽车产业和依附于外国的汽车产业在此方面差别巨大,如果现在放弃发展的主导权,汽车产业就会沦为外国产品的加工厂。部分拉美国家陷入“中等发达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汽车等支柱产业被外国控制,使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特别是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还不适合放开外资股比限制。”

  市场还未换来技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量由1978年不足16万辆发展到2013年的2200万辆,品种发展到重、中、轻、微、轿、客车齐全,可完全满足国家和人民需求。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已超过50%。

  根据中汽协2月13日发布数据,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依然强劲,1月销量已经创历史新纪录。1月当月汽车生产205.17万辆,环比下降4.03%,同比增长4.44%;销售215.64万辆,比历史最高纪录的上年12月高出2.22万辆,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5.99%。但根据市场销售数据,目前国内市场合资品牌销售依然强劲,而自主品牌销售相对较弱,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神龙、长安福特、东风悦达等均为合资品牌,其销售总量占轿车销售总量70%以上。

  合资企业目前是我国整车制造业的主体,几十年的合资生产除市场占有量狂增之外,合资给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合资预期目的是否达到?

  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合资的初衷是“市场换技术”。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目的并未达到,合资的结果只是使我国汽车市场倍加活跃--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演变成全球最具成长潜力的汽车市场。这也是全球几乎所有乘用车品牌来华合资的重要原因。

  作为支柱产业,合资企业如何发展,政府的态度十分关键,国家政策的引导对合资企业未来走势影响巨大。从最初合资尝试到目前政府视合资为“过渡过程”,自主生产则是最终目标。但2000年开启的第二轮合资潮已经过去十几个年头,该轮合资合同期限基本已剩20年左右,中国汽车生产能否脱离“合资”依赖尚属未知。

  分析认为,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势头和遍地开花的合资现状来看,单靠政令来使我国汽车产业走向真正的自主是很难的。几十年的合资经验证明,合资企业本身也在竞争淘汰中发展,早已死掉的广州标致和南京菲亚特就是合资失败的例证,但更多的企业从合资中获利颇丰,甚至沉迷于巨量利润中。 

  从日韩汽车企业发展经历来看,摆脱合资局面是发展本国汽车工业得必由之路。但自主研发汽车产品要真正走上独立道路,前提是中方母公司已完全掌握自主技术并独立拥有强劲的品牌。在中汽协看来,目前合资企业中,中方的贡献度和话语权正在不断增强。这是一个难得的进步,加以在技术、市场上的进步,因此在现有合资政策下发展,有利于改变目前的困境。正是鉴于这种考虑,如果政府应该会考虑放开合资比例,对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利。

  “放开”有无可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限制”,根据这一决定,商务部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这一表态引起了相关行业的期待。

  但中汽协认为,汽车合资企业股比的限制政策并不违反WTO规则和我国的入世承诺。入世谈判时,我国的承诺是不限制外方在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合资生产企业的股比,但要求汽车整车合资企业的外方股比不得超过50%。

  中汽协的忧虑并不是孤立的,很多业内人士也表达了与中汽协相似的观点,认为对汽车这样的战略性产业,政策上应当持谨慎态度。不过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坚持了三十多年的5:5股比限制并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原因是该政策导致企业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如果相关政策的开放,会更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消费者也能因此得到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也有分析认为,汽车合资企业打破外资股比限制是必然趋势,且从长期来看对我国汽车技术进步和市场成熟都有积极意义。从目前来看,第二轮汽车企业合资合同期限还有20年左右,这20年将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如果自主品牌能成为本土市场最大份额的所有者,并且有能力将竞争优势长期保持下去,政府应该会考虑放开合资比例,甚至有可能允许外资全资公司。

  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利用这20年。董扬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汽车市场仍能保持10%左右增长,未来8到10年将是发展中国品牌汽车的战略机遇期。

  外资会单打独斗吗?

  对“放开外资占股比例”表示担忧的意见认为,一旦政策放开,外资企业将以虎狼之势在中国出入,国产品牌将遭遇灭顶之灾。但也有分析认为,外资企业单独建厂的意愿并不见得会高涨,因为相对于单独建厂,早已成熟完备的合资工厂的全套设备将更具实际价值。

  目前对汽车产业外资占股比例放开的担忧,跟中国刚刚加入WTO时的担忧类似。虽然目前国产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缓慢,核心技术尚未独立,的确需要一定程度的保护,而合资企业正好是国产品牌汽车与国外汽车市场竞争的缓冲带,但取消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外资合资占股比例,并不意味着会失去对整车合资企业的控制。

  资深汽车产业评论员何仑分析称,目前国际上重要的大型跨国汽车企业基本上都与中国企业合资,而且合资投入巨大,无论从生产平台、技术和人才管理甚至销售环节都已经相当成熟,跨国车企与中方合作处于良好的双赢状态。因此很难说宣布取消股比限制,就会盲目分家单干。这不仅是因为分家单干需要切割上千亿资产及人才、技术、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等所有已经融为一体的相关资源,其代价极为高昂,操作难度极大。而且合资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在25年以上,在如此良好的本土化效果和市场前景下,本来已经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很难因此而分崩瓦解。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拥有类似观点,李书福认为,在目前合资普遍并态势良好的情况下外资车企不会选择单干,理由很简单:没有中方伙伴的帮忙,外国汽车公司无法获得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变得举步维艰。事实上,如果不选择合资方式,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就会成为首要难题,而在国内市场与消费者对接、应对危机公关等,都会捉襟见肘。而有了合作,这些问题便都不是问题,因此合资中方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和话语权是显而易见的,也不是外资能轻易失去的。

  另一方面,从整体产业态势来看,中国汽车产业的布局已大体形成,但市场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已近尾声,大部分合资车企目前还有近20年的历练时间,加速自立是中方母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合资中方还沉迷在利润的温室中,则限制外资股份占比不但对自主品牌无益,反而是有害的。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1912.html

 
更多>同类资讯
资讯图文
今日热榜
投资财经
营销职场
商家产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