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没有挺过2024年!网红城市这一概念似乎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吸引人。如今提及网红城市,除了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少数几个外,很难再找到新的例子。即便是天水,也已经是今年3月的事情了。
有些城市曾一度接近成为网红城市,但最终未能成功。例如,菏泽因为火车站广场的“群魔乱舞”现象引起了短暂关注,但随着管理到位迅速冷却;开封则因招待夜骑的郑州大学生而火了一阵,但随之而来的单车问题和广泛吐槽使其热度消退。
这些曾经掀起全网热度的城市,经历一阵热闹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分类,重新归于平静。
网红城市的出现往往具有偶然性。比如,大学生的特种兵旅游发现了淄博,冰雪大世界的纷纷扰扰让哈尔滨受到关注,一碗特别的麻辣烫带火了天水,网红郭有才让人们了解了菏泽。然而,仅靠这些散状分布的热点不足以凝聚一座城市的热度。地方政府部门通常会下场推动本地网民制造声势,通过官方文旅账号发布消息、相关热搜以及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这些操作背后,往往有着明显的政绩视角,旨在为城市带来具体的成绩。
不过,网红城市的激励效果并没有预期中那么显著。以十一假期为例,一些新晋网红城市在各大旅游平台上的表现并不突出。哈尔滨和淄博的数据也显示,尽管仍有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这种现象反映了自然的边际效应递减——人们的新鲜感和关注度逐渐冷却,回归正常曲线。对于地方来说,持续维持热度非常困难,一时造势容易,但长久霸榜不现实。
此外,网红城市的经济价值也值得质疑。以淄博、哈尔滨和天水为例,尽管互联网上阅读数据庞大,热搜频繁,但实际经济增长并未如预期般显著。这些城市的GDP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在全国排名中也不占优势。这表明互联网热度的经济转化率并不高,网红城市的影响力可能被高估了。
网红城市的消失未必是坏事,它揭示了一个事实:单纯依靠网络热度无法实现弯道超车或跨越发展层级。真正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复杂的因素,如法治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地方应更加脚踏实地,而不是一味依赖互联网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