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等四名公职人员在抗洪抢险过程中因公牺牲、失联。8月9日,记者采访到幸运生还的司机,他讲述了遇险的全过程。
34岁的王炳楷左臂仍有划伤的痕迹。距离事发已经过去6天,王炳楷的嗓子依旧不敢大声说话。
时间回到8月3日晚9时30分。王炳楷驾车来到舒兰市政府楼下,等待即将下楼的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和吉林市水利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倪峰、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张郅昭。
彼时舒兰市正遭遇强降雨,其中强降雨中心永胜林场降雨量达489.0毫米,是历史最大值103.6毫米的4.72倍,另有9个站点降雨量达到历史极值的2-4倍。
王炳楷回忆,当时雨一直在下,他们计划出行的路线是:途经开原镇、永胜林场、新开村、五滴村、六滴村、七滴村直至去往青松林场。“因为青松林场最严重。”
王炳楷所说的青松林场,是此次舒兰灾情最后打通的“孤岛”。一路上,骆旭东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每到一处,都会询问防汛情况。”
当车行至开原镇新开村时,洪水突然像黑色的墙面一样直扑而来,让车子有了漂浮状态。王炳楷赶紧把车停下,几人紧急打开车窗爬至车顶以躲避水势。
他们认为,以车子的高度,再加上几人的高度,足以求生。但水势猛涨,几分钟后,洪水便淹没车顶。几人被浸泡在水里。随后,一个大浪将几人打散。
王炳楷回忆,自己随洪水漂浮了几公里远,最后漂到了大兴村,顺着洪水的高度爬到房顶。等待7个小时,他终于获救。
9日午后,在骆旭东办公室的办公桌上,一本笔记本摆放在桌子左侧,笔记本旁边放着眼镜和一些材料。拉开左侧的抽屉,里面堆着几盒止疼药。药盒是打开的,仅剩下几粒。
在骆旭东的笔记本上,记录抗洪的内容有十几页。笔记本最后一页标注着:七里乡、开原镇、八里村、模范村……其中开原镇被重点圈了起来。自8月1日强降雨开始至3日晚牺牲,骆旭东的笔记上记录的满满都是“防汛内容”。
目前,舒兰市已经逐步恢复生产生活,连日来的救灾和重建,让这片家园再次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