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这根红线压1挑1,再压1挑1……这样一个象征吉祥的中国结就制作完成了。”7月11日,在河南省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卫贤镇游屯村村民李爱芹正在给其他村民教授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快的半天就能学会,学会之后,她们可以把原材料拿回家进行加工,既不耽误照顾家里,又可以赚钱,非常方便。”李爱芹说。
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资料图
据了解,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是该县卫贤镇联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打造的河南省首家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一期26亩已经建成投用,建设有康养家园、新媒体电商中心、生产车间、研学基地、乡村振兴大讲堂等。
李爱芹正在给其他村民教授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张香丽摄
中国结编织产业是示范园与浚县助残工艺品厂合作发展的产业,该产业辐射卫贤镇李小屯村、龙口村、宋谢庄村等9个村,带动63户农户、200余名群众就业,每人每月平均增收1100元。
村民正在加工制作浚县泥咕咕。张香丽摄
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美丽工坊产业辐射赫含珠、王含珠、姜含珠村等8个村,每人每月平均增收1200元;与河北泽艺灯笼厂合作的灯笼产业辐射于村、尚村、曹香菜村、袁香菜村等11个村,每人每月平均增收1000元;与郑州市莲卿花卉合作的荷花产业辐射卫贤村、北纸坊村、砖城村、卫李庄村等7个村,带动130余户290余名群众就业,每人每月平均增收900元……示范园内,泥咕咕、插花、八音盒、魔方、服饰加工等各色产业异彩纷呈。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签约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70多家。这些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有本地企业,也有外省企业,与园区合作方式包括合作生产、销售产品之外,还包括新媒体电商孵化中心和主题教育、田园体验等研学合作,灵活多变的运营模式,也为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村民在进行服饰加工。张香丽摄
在新媒体电商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们正在直播,代销的产品大都是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孟泽来自河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络博主,自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试运营后,便受邀来到浚县,做起了电子商务培训工作。
卫贤镇后屯村的刘亚超一次意外受伤后一直赋闲在家,不知道自己能干点什么,直到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试运行的消息传来,她进入园区新媒体电商中心做了一名网络主播,通过主播,销售残疾人编制的手工艺品。“第一单成交时,我兴奋极了,受伤后又有了人生真有意思的感觉。”刘亚超说。
主播正在直播销售特色农产品。张香丽摄
据了解,该园区将在卫贤镇海选对直播感兴趣的群众,尤其是监测户、脱贫户、残疾人中无法外出打工的低收入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建立直播矩阵,组建“共富园”乡村振兴新媒体电商帮扶团,帮助农民推广销售农副特产,帮助实体商家推广引流销售,打造一支游走在田间和商业、产业中间独特的“助农、助商”乡村振兴新媒体电商人才以伍,促进人员就业、带动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的建设,不仅着力解决了残疾户、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五保户等低收入人群就业创业问题,打通乡村振兴助残扶弱“最后一公里”,还作为卫贤镇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启动点,撬动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齿轮,努力实现镇村企民共同富裕。
残疾人正在加工灯笼。张香丽摄
目前,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的二期规划正在施工中。“乡村振兴,出发点是为民造福,落脚点是让群众过上更加红火的日子,回应的是为民初心。”浚县县委副书记、卫贤镇党委书记秦倩说:“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打造成河南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可观摩、可盈利、可持续、可复制的‘共富样板’。”(张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