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这十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5万元大关-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新乡这十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5万元大关

   2022-10-09 02:10:20 互联网三龙汇之窗网16

中国网郑州10月8日电 10月8日下午,记者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河南这十年”系列第十八场新乡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乡市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坚持党建引领、典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新闻发布会现场

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 生动诠释了“新乡常新”

新乡成功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顺利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各项创新指标稳居河南省第一方阵。全力做大创新平台,深入实施研发平台体系锻造工程,全市各类研发平台达1480家,是2012年的7.4倍,省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数量均居河南省第2位,神农种业实验室总部搬迁入驻并投入使用,平原实验室加快筹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成功举办5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签约合作项目503项,总投资2200多亿元。

新乡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42家,较2012年翻了3番,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65家,增长241.9%。华兰生物建成全国首家人用疫苗企业端P3实验室;新飞制冷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86℃民用深低温冰箱。持续做优创新生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连续10年位居河南省前列;开工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人才社区,为人才留新营造宜居环境;创新出台促进科技成果在新转化“八条措施”,有效激发全市13万科研人员积极性,初步构建了“高校即实验室、城市即孵化器、企业即创新场”的创新发展格局,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6亿元,是2012年的310倍。

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新乡制造加快迈向“新乡智造”

新乡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育龙头、壮集群、抓转型,全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开发区和专业园区为载体,延链补链强链,抓好退城入园,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着力打造装备制造2000亿级和食品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轻纺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新航、卫华、心连心3家企业营收超百亿;上市企业达8家,2022年有望突破两位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河南省第2位,制造业头雁企业数量居河南省第3位,90多个产品的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排名前5位。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体制机制,组建数智谷公司,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成功研发省内首台(套)“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全力打造数智科创高地和数字产业集聚区。抢滩占先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氢能和储能产业,建成河南省首个氢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堆生产线,初步形成从制氢、储氢、加氢装备到氢燃料电池生产的产业链,首批115辆氢燃料电池车正在陆续交付使用,着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建设氢能产业高地。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新乡变化”日新月异

新乡市城镇化率比2012年提升14个百分点,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107平方公里拓展至131平方公里,累计建成美丽乡村208个。2021年以来,新乡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机遇,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短板。

交通方面,15条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在建规模全省第1,建成后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由目前的268公里提升至813公里;水利方面,年度投资120亿元的86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85.5亿元,列入省灾后重建项目库的566个水毁工程全部完工,总投资196亿元的合河水库项目加快实施。城市更新方面,既重“面子”更重“里子”,坚持“地上”“地下”一体推进,实施了年度投资70亿元的80个城建项目,投资额为历年之最。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一县一策”、市县联动,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助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总投资304亿元、186亿元的辉县市、卫辉市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240亿元的长封“飞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中国(原阳)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44亿元的获嘉县现代化工产业园等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以“中原农谷”建设为突破助力乡村振兴,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焦“种业”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用,中农发、先正达等一批种业项目落地建设,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种业创新体系和农业产业生态。目前新乡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60.3万亩,是2012年的8.5倍,小麦、玉米、水稻育种水平居全国前列,2022年夏粮亩产、总产增幅均居河南省第1位,在去年的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排名河南省第1。

纵深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新乡市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由2012年的不足20%提升至目前的86%,长垣市“三块地”改革经验列入国务院改革试点优秀案例,辉县市“四方两园”合作模式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绿色成为了最鲜明的“新乡底色”

新乡建成沿黄生态廊道近400公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47.2%,优良天数占比提升22%,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环境质量达近年来最好水平,辉县百泉再现“水涌百穴、甘露争溢”的盛景。强力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完成率达99.4%,完成各类造林116.3万亩,荒山再披“锦绣”。

强化“双碳”牵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9.4%,连续5年获得河南省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考核优秀等次;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总投资131.6亿元的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本月全面开工,投资额及装机规模均居河南省第1位。

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 真切感受“新乡温度”

10年来新乡市民生支出实现翻番,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8倍、2.2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圆满完成近16万人的黄河滩区迁建任务,占河南省总任务量的53%。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应对2021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及时处置各类险情,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抓疫情防控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保障、保社会稳定”的理念,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抓实抓细“常态化核酸检测+场所码全覆盖+电子卡口”等防控措施,守住了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10年来,新乡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一系列“国字号”城市品牌,群众的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强。

坚持党建引领、典型带动 不断擦亮党的建设“新乡品牌”

新乡充分发挥先进群体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全市上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导师帮带、党员联户、积分管理等工作机制,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充分激发。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模式,结合“五星支部”创建、“三零”创建,实现社会治理“多网合一”,新乡市1286个“三无”小区全部消除管理盲区,各类矛盾隐患化解率达99.63%。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大力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作风纪律大整顿”。

中共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新乡砥砺前行、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十年。接下来,新乡将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躬身入局、真抓实干,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中作出新乡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晨)

 
标签: 新乡这十年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1142824.html

 
更多>同类资讯
资讯图文
今日热榜
投资财经
营销职场
商家产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